开放性思维方式

 

开放性思维方式,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思维方式,然后是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能够形成一种思维方式,是一个人长期的积累,潜意识的,很自然自动的一种思考和对待问题的方式方法。这种看似不存在的东西,事实上是很强大的,是很难改变的,外界因素基本上只能是顺势而为,不能奢望短时间能有多大改变,否则结果近乎“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我不知道未来的道路怎样才是正确的,但是我知道屏蔽信息的道路一定是错误的。我们的人生是如此的有限,没有时间用错误的道路验证道路的错误。

开放性思维,厚脸皮思维,空杯心态。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有效果比对错更重要

 

1. 关于思维方式

对思维方式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和专业的问题,在此我们只是尝试从实用主义的角度阐述一些比较实用的观点和看法。

思维方式是人们通过大脑理性认知客观事物的方式,是人的各种思维要素及其综合,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是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化程式化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通常包括思维主体和客体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是主体从外界获得信息,加工信息,从而形成新信息的途径和方法。究其本质来说,思维方式是人脑的活动,然后产生思想、观念、意识、理论、方案等思维产品。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他对该事物的态度、观点和看法,继而影响和决定他的言行和成败。

 

2. 逻辑思维

小孩的逻辑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是爱迪生。”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解析】很奇怪,喜欢倚老卖老的人,特别容易栽跟斗。权威往往只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空壳子,尤其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

 

3. 开放性思维方式和封闭性思维方式

所谓开放性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一切皆有可能,有着无限多种可能,每种可能的最终结果会有不同,优势劣势也各有差异,很难一一列举很难穷尽也不必如此,重点是分清轻重主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与之相对的是封闭性思维,就是看不到或否认问题的无限可能,只是将自己认为的某一种可能当做唯一的可能,而且多数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二选一似的判断,因此境界和格局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例如,你会如何描述水呢?有些什么描述角度呢?你自己最擅长最喜欢哪一种哪几种描述角度呢?当前的实际环境和具体情况,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描述角度是最合适的呢?这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应该有开放性的答案,而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没有所谓的对错,只是不同的选择而已,只是每个人对于所选角度表达描述的深度和水准的区别而已。

 

4. 开放性思维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的处境

除非得到法律允许,在德国什么事情都不能做;

除非受到法律禁止,在英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

即使受到法律禁止,在法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

很能说明我们现实情况,我们的上一代是德国,我们这一代是英国,我们的下一代是法国。

思维方式的不同,将会导致看问题的维度和角度的不同,也会导致看待问题的维度和角度的多少的不同,从而导致可供选择的选项的多少和优劣的不同,进而导致解决方案的很大的不同,最终导致结果的成败的不同。比较典型的是在沟通和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5. 思维僵化与思维定势的危害

思维僵化即不懂得思维变通,不主动追求变化,也不主动适应变化,进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思维定势即与思维僵化类似,总是按照旧有的老一套对待任何新生事物,不思进取不求改变。

两者与之伴随的通常是缺乏勇气,没有创新。

智慧小故事:上帝都拯救不了这样的乞丐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人前来点化他。

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你如何用它?”

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呀!”

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要买一部手机?”

“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

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呢?”

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以后,我再出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

上帝感到很悲哀,这一次,他狠狠心说:“假如我给你1000万元呢?”

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全买下来。”上帝挺高兴。

这时,乞丐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我的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上帝听罢,黯然离去。

智慧小故事:思维定势与缺乏勇气

亚洲一家穷人,在经过了几年的省吃俭用之后,他们积攒够了购买去往澳大利亚的下等舱船票的钱,他们打算到富足的的澳大利亚去谋求发财的机会。

为了节省开支,妻子在上船之前准备了许多干粮,因为船要在海上航行十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孩子们看到船上豪华餐厅的美食都忍不住向父母哀求,希望能够吃上一点,哪怕是残羹冷饭也行。可是父母不希望被那些用餐的人看不起,就守住自己所在的下等舱门口,不让孩子们出去。于是,孩子们就只能和父母一样在整个旅途中都吃自己带的干粮。其实父母和孩子一样渴望吃到美食,不过他们一想到自己空空的口袋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旅途还有两天就要结束了,可是这家人带的干粮已经吃光了。实在被逼无奈,父亲只好去求服务员赏给他们一家人一些剩饭。听到父亲的哀求,服务员吃惊地说:“为什么你们不到餐厅去用餐呢?”父亲回答说:“我们根本没有钱。”“可是只要是船上客人都可以免费享用餐厅的所有食物呀!“听了服务员的回答,父亲大吃一惊,几乎要跳起来了。如果他们当时肯问一问就不至于在一路上都啃干粮了。他们不去问船上的就餐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去问的勇气,因为他们在自己的脑子里早就为自己设了一个限制——穷人是没钱去豪华餐厅里享受美味食物的,于是他们就错过了十几天享受美食的机会。

【解析】

由于没有勇气尝试而无法获得成功的事情其实又何止这些!也许你几番尝试,最终也不见得就会取得成功,但是如果你不鼓足勇气去尝试,那就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智慧小故事:温水煮青蛙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放到一锅热水中,那青蛙遇到剧烈的变化,就会立即跳出来,反应很快。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给水加温,你会发现青蛙刚开始会很舒适地在水里游来游去。锅里的水温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觉,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乐。一旦温度上升70~80度时,它觉得有威胁,想跳出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它的腿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后只得被煮死。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解析】

第一,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才不至于太迟。

第二,太舒适的环境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很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你最危险的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

第三,要能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智慧小故事:金盾牌与银盾牌

有两位武士不约而同的走入森林里,第一位武士在树下看到金色的盾牌,第二位武士在同一棵树下看到了银色的盾牌,“金盾牌”,“银盾牌”,两个人为此争吵不休,气得两人拔出剑来准备一决胜负。两人整整撕杀了几天都分不出胜负。当两人累得坐在地上喘息时才发现,盾牌的正面是金色反面是银色,原来这是一个双面盾牌。

【点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个只会坚持己见的人将会失去通融性。

智慧小故事:盲人买剪刀

一个聋哑人去买钉子,用手势向售货员示意敲打钉子的手势。

下一个过来的是盲人,他怎么买剪刀,很多人说他只要用两个指头模仿剪布的动作就可以了,产生了思维定势。其实只要说一声:“我要买剪刀”就可以了。

因为他不是聋哑人,只是盲人。

智慧小故事:跳蚤变爬蚤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立即跳起,跳起的高度超过其身高的一百倍以上。接着,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跳蚤碰到玻璃罩弹了回来。如此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每次跳跃都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然后再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总是在碰壁后跳的低一点。最后,当玻璃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科学家移开玻璃罩,再拍桌子,跳蚤还是不跳。这时的跳蚤已从当初的“跳高冠军”变成了一只跳不起来的“爬蚤”。

【解析】

这种自我设限的心态是可怕的,然而却是可以冲破的。

第一,可以借助外界力量冲破。

第二,主要是自我解救,即用意志强令自己换一种思考方式,换一种心态。

智慧小故事:苍蝇和蜜蜂

如果你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事实上,正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由于它们的智力,蜜蜂才灭亡了。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

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智慧小故事:毛毛虫试验

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比较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天生有一种“跟随”性。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

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的盲从,在于毛毛虫总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毛毛虫付出了生命,但没有任何成果。其实,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人的思维也一样,人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毛毛虫那种毫无意义的绕圈所导致的悲剧还说明:在实际工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神话并不存在,我们不能只关注做了多少工作,而且还要关注做出了多少成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效益问题”。

 

6. 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打破常规,通常是简单粗暴,但非常有效直达核心,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一种比较具有创新特征的表现,通常是经历了复杂之后的简单,具有了丰富人生阅历之后的睿智表现。

知识扩展:两点之间最快的竟然不是直线!

经过无数学霸的论证和科学实验,上面左图红色路线是最快的路线,此曲线也因此被称为“最速曲线”。话说这曲线有什么用呢?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一个滑雪运动员,目标是最短时间冲线,你根本就不在乎两点间的最短路径,而是最快路径。如果你沿着最佳曲线下滑,你会获得更多的优势……

顺势借力 开拓创新
从起点到终点,有无数条道路,直线与折线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路线。开拓思维,创造性地选择曲线路线,正确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从起点到终点,小球能够滚动,在于其不安现状的同时能够顺势而行,借力地心引力才能让自己不断向前。同样,在我们的业务、事业、人生中,都需要不断的创新开拓,创新思路、方法,开拓市场、视野,借力顾客伙伴、大数据分析等。

不忘初衷 方得始终
从起点到终点,小球一直看着终点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即使途中有短暂地偏离方向也不放弃自己所追求的终点,而恰恰是这种坚持与执着成就了最快抵达目的地的捷径。尼采曾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业务有障碍,事业有起伏,人生有曲折,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不忘初衷。只有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才能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现在行动 为时未晚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慨,会抱怨,甚至会恨自己生不逢时。“怎么就没赶上市场好做的时候开始我的事业呢?”“现在才开始做市场,已经晚了。”还是看看“最速曲线”图,四个颜色的小球在“最速曲线”的不同位置同时出发,却在同一时刻抵达终点

我们要确保自己在“最速曲线”上。业务上,我们要用为市场检验过的最佳的业务开展方法;事业上,我们要确保自己在一个最佳的平台上投入一个能最快到达我们目标的事业中去;人生中,我们要时刻思利及人,践行健康、家庭、事业的三平衡,时间、财富、精神的三富足以及个人、集体、社会的三和谐。

无论处于什么位置,只要选对了方法,站对了平台,用对了理念,那么,现在就行动吧,一切都为时未晚!两点之间最快的路线竟然不是直线,伙伴们,起点与目标之间最快的路线其实是你的选择与努力。

 

有媒体报道,二战以后美国的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但快速的交通在方便物资流通和人们生活的同时,层出不穷的恶性交通事故也使公路主管部门伤透脑筋。调查分析发现,车祸的原因竟然是由于高速公路太直,造成高速行驶的汽车驾驶员没有感官刺激而精神放松懈怠或视觉疲劳所致,后来美国高速公路当局人为把高速公路每隔一段设置一个弯道,这样表象看起来路的距离加长,车速也有所降低,但由于安全事故的大幅度降低,高速公路的总体通行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看懂了以上道理,您就不会抱怨:如果世上没有坏人多好;没有冬天,只有春天多好;没有黑夜,只有白天多好;没有竞争对手,只有我自己干多好……

智慧小故事:在子弹没击中处装钢板救了飞行员的性命

在二战中,日本和德国凭借空中优势,为达到快速控制被侵略国,出动飞机进行狂轰滥炸,没有制空权的国家只好望着飞机干着急。二战后期,美国也加入到反法西斯行列,每天出动上干架轰炸机,但轰炸后返航就遭到敌方飞机和防空高射炮攻击,损失不小。

为了降低损失,有人想给飞机安装钢板,但这样一来,飞机自身重量增加,挂弹量就少,航行速度和航程也受到影响。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美国空军请来了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沃尔德先做好飞机着弹位置统计表,让飞机修理师完成统计表的填报。他在一张纸上把飞机轮廓画出来,根据飞机修理师填报的统计表,把弹着点画了飞机轮廓图上。

根据沃尔德飞机弹着点统计图,很容易看出轰炸机的机翼和机身容易中弹,弹孔密密麻麻,连成一片,飞行员的座舱和飞机尾翼一片空白,没有弹着点,于是大家建议在机翼和机身处安装钢板,但沃尔德反对在机翼和机身安钢板,这又是为什么呢?

沃尔德说,这个统计数据是在能飞回来的飞机上统计出来的,说明飞机这些部位中弹还能飞回来,还能修理。空白部位中弹,比如座舱中弹,飞行员就完了,还有飞机尾翼中弹,飞机失去平衡坠落。飞不回来的飞机,我们就统计不出着弹位置,因此,最危险的位置就在空白位置了。空军听了沃尔德的建议,在统计图空白处的机舱和尾翼加装了钢板,在实战中挽救了很多飞行员的性命,看来统计学也能救命!

【解析】

这两个位置中弹的战斗机,都没有回来。换言之,他们是一份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无比英明的决定。这就是幸存者偏差,人们往往只看到某个筛选之后的结果,而看不到筛选的过程。

这是一个说明沉默数据重要性的故事,在了解客户需求的过程中,也会有类似情况,如客户确实讲了很多自己的需求,但可能还有一些更加重要的关键信息,客户忘记了讲或者客户认为不重要而没有讲或者故意不讲,这将导致我们对客户真实需求的准确判断,是需要尽量避免的情况。

换个角度,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很好应用。

智慧小故事:哥伦布立鸡蛋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许多人认为哥伦布只不过是凑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运气,都可以做到。于是,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一位贵族向他发难道:“哥伦布先生,我们谁都知道,美洲就在那儿,你不过是凑巧先上去了呗!如果是我们去也会发现的。”

面对责难,哥伦布不慌不乱,他灵机一动,拿起了桌上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诸位先生女士们,你们谁能够把鸡蛋立在桌子上?请问你们谁能做到呢?”大家跃跃欲试,却一个个败下阵来。

哥伦布微微一笑,拿起鸡蛋,在桌上轻轻一磕,就把鸡蛋立在那儿。哥伦布随后说:“是的,就这么简单。发现美洲确实不难,就像立起这个鸡蛋一样容易。但是,诸位,在我没有立起它之前,你们谁又做到了呢?”

【解析】

创新从本质上是一种对新思想、新角度、新变化采取的欢迎态度,它也表现为看问题的新角度。很多时候,人们会说,这也算是创新吗?原来我也知道啊!创新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智慧小故事:世界地图拼图

曾经有一个作家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

作家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

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作家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作家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对了,世界也就对了”。

便宜一毛吧

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解析】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2。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

智慧小故事:不穿鞋的市场

美国有两家鞋厂为了开发市场,分别派业务员前往非洲考察当地的需求量。

甲厂的业务员考察回来,立刻晋升为主管;乙厂的业务员考察回来,却从此被冷落在一旁。

同样去非洲考察,为什么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呢?

原来,乙厂的业务员,到了非洲,当天就发了一封电报回厂报告。

电报的内容是:「完了!一点希望也没有,因为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

而甲厂的业务员到了非洲,当天也发了一封电报回厂报告,电报的内容则是:「太好了!希望无穷,因为这里的人都没有鞋子穿。」

【解析】

同样的事,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看待,不同的结果,为什么?『用心』的不同。

智慧小故事:疯子和呆子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

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解析】

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

智慧小故事:盲人提灯笼

有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点评】照亮别人是为了照亮自己。工作中每个人应该明白对别人最好的时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

智慧小故事:老头子

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皇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

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皇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

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谓之老,顶天立地谓之头,父天母地谓之子”。

乾隆皇帝听后转怒为喜。

发表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 为必填字段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