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的追求应有的完美

 

画外音:对于完美主义,百度了一下,排在最前面的是这样的一些标题:完美主义是怎样毁掉你的成功的?你的完美主义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心态造成的负面效应?为什么「完美主义」反而害了你?我们最大的缺点是太“完美”,为什么说完美主义的产品理念背后有个天坑……简直罕有对完美主义的正面观点,再结合自己生活与工作中所接触到的人们对于完美主义基本等同于挑剔尖刻、钻牛角尖、鸡蛋里挑骨头、不合群等看法,完美主义简直罪孽深重,几乎一无是处。当然,所谓的多数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所有人,我们也不打算为完美主义辩解和正名,就算是见仁见智吧,我们的观点就是“理直气壮的追求应有的完美”。

关于完美主义的名言,也大都是负面的

丘吉尔:“追求完美主义,就等于让自己处于瘫痪状态。”

伏尔泰:“完美是成功之敌,完美主义会让自己裹足不前。”

白岩松:“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追求完美和极致。”

巴尔扎克:“这种天下无双的完美,一定掩藏着重大的缺点,对于这么狡猾的人单看一眼是不能下判断的;能够讨每个人喜欢的人是不能令人喜欢的;最大的缺点就是一点缺点也没有。”

季羡林:“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美才是人生。”

 

1. 所谓的完美主义

心理学的完美主义者定义:那些把个人和事的标准都定得过高,高到不切合实际,而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

不完美,往往才是真正的完美。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就连科学赖以发展的公理,也总是有着某某假设,某某前提。

完美固然能某种程度上代表一种圣洁,但一个总是追求完美的完美主义者,便会对很多事物感到不满,会认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全有非得改变的理由。

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看看吧,这就是所谓的完美和完美主义,这些观点真的漏洞百出,他们都过于绝对化了完美的定义,将完美和完美主义极端化了。其实完美应该是相对的,相对于缺陷,相对于失败。完美也是有条件和前提的,不能一说完美,就一定要是所有人都满意,所有人都认为完美才能算是完美,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完美,也可以是局部的完美,还可以是某一角度的完美,某一细节的完美。

如果我们说某个人很聪明,并不表示他比所有人都聪明,否则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称得上聪明了;

如果我们说某个人很富有,并不表示他比所有人都富有,否则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称得上富有了;

如果我们说某个人很漂亮,并不表示他比所有人都漂亮,否则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称得上漂亮了;

如果我们说某个人很成功,并不表示他比所有人都成功,否则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称得上成功了;

……

如此这样的句子和例子,可以有无限多个,只需要换上不同的形容词,就是成立的。但是为什么唯独换上完美就不可以了呢?不要想多了,完美只是一个形容词而已,完美主义也只是追求这个特性的总称而已,不要给完美附加上太多太苛刻的条件,那就和完美无关,而是死板僵化和封闭了。

 

2. 完美主义就那么一无是处吗?

从另一个极端出发,人类从猿猴进化到人,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现在高度发展的资本和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部从不完美不断到相对的完美的数万年,数千年的不断追求完美的完美主义进化史啊。如果人类都总是那么安于不完美,总是那么不喜欢追求完美,那么为什么还会有现在相对完美的世界呢?而且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完美的追求,过去没有停止,现在也没有停止,未来也不会停止。

还有,乔布斯是典型的追求完美的举世公认的成功者,他也是如同林肯般从不完美到完美蜕变的成功者,在他成功之前,也是经历了很多的不完美的失败的,比如作为创始人被苹果扫地出门。

雷军:“我18岁的时候就是乔粉,我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能成为乔爷第二,小米也绝对成不了苹果,因为乔爷是神,是我们顶礼膜拜的偶像,极简完美设计是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小米努力的方向是“易上手,难精通”,全力设计高品质高性能的发烧手机。有一群发烧友喜欢就足够。”

也许是乔布斯太成功了,所以雷布斯就只能如此谦虚了。

再比如,在一些领域例如法律,做到完美是整个体系所追求的目标。有人曾经说过,对于一个国家的执法机构来说,“ 99%的公正裁判会被 1%的错案多损害”,因为这 1%的错案会毁坏人们对 99%的公正裁判所积累起来的良好信誉。

因此种种,完美主义肯定并非一无是处,而且还大有用处。完美主义,只是一种更高的要求而已,作为形容词就肯定有夸张的成分,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点夸张的成分就否定其全部的内涵。要知道形容词可是很多的,很常用的,如此将完美这一个形容词双重标准的单独对待,显然是极其不公平不应该的。

 

3. 完美与不完美的相互转化与对立统一

林肯的“不完美人生”:

有一个人22岁时,刚找到新工作就失业了。

23岁时,他决定投身政治,但是也没有成功。

于是回去经商,又没有成功。

他34岁时,竞选国会议员,名落孙山。

39岁时,又一次竞选议员失败。

他说:“让我试试更高层的。”

到了51岁,他终于成了美国第16任总统。

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总统之一。他谈起这段经历时说:“失败让人痛苦。”但他懂得,不完美的一生才能积累更多经验,促使着他向着更好的方向继续前进。林肯的前半生充斥着不完美,但是他没有抱怨不完美的人生,而是坚定地走下去,他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失败。所以,在他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取得了成功,终于达成了最后的完美,实现了从不完美到完美的转化和逆袭

至于从完美走向不完美的人生,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希拉里•克林顿,很多人和很多媒体都评价说,她的从政经验和个人经历堪称完美,简直就是为了要做总统而生的,律师、做过议员、前美国第一夫人、前美国国务卿等等,而且有很好的施政纲领,民意支持也很高,但是最终却败给了一点从政经验都没有,也毫无优势的特朗普,真是天大的反转啊。

以上两个知名的案例都是和美国总统有关,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从不断失败的不完美转化为最终的完美成功,从不断的完美成功转化为最终的很不完美的失败,可以对立统一的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两者的转化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不管哪一种转化,都有着复杂的原因,比如林肯的不断努力,一直的努力,而希拉里,在竞选中也犯了不少的错误,例如过于轻敌,对于新兴社交媒体和数据分析应用不够等等。我们所做的只是要确保尽可能向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转化,例如永远如一的完美成功,或不断的从不完美的失败转化到完美的成功

 

4. 理直气壮的追求应有的完美

正如经典励志电影《胜利之光》 (Friday Night Lights)的经典台词:

“对我来说,追求完美与获取高分无关,与胜负无关。而是你与你自己,你的家人和朋友的关系。追求完美就是当你看着朋友的双眼时,你知道自己没有让他们失望。因为你把事实告诉了他们。而那个事实就是你已经尽你所能,你已经不遗余力。在那个时刻,你能否用清澈的双眼和真诚的爱心来面对你的朋友?先生们,如果你们能做到这点,那你们就是完美的”。

完美应该是很主观很模糊的一种感觉和判断。不管是自己对于自己所做事情的衡量标准,还是自己对于别人所做事情的衡量标准,大都是一种感觉上的判断,而得出结论的这种感觉,可能是很模糊的,其差别可能会很大。比如对于同一个女孩,有人认为是很漂亮的,就是梦中情人,也有人认为是很一般的,甚至有人认为不算漂亮的。对于完美也是如此,某件事情,某个东西,有人认为很完美,有人认为很一般,也有人认为不怎么样。一个见识短浅,什么都不懂的人,即使有比较好一点点的东西,他就会认为是很完美的,尽管这样的完美在大众看来没什么意义。

对于是否完美,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要求不一样,衡量标准不一样,结果当然就不一样。最好能够比较清楚明确的界定什么是与这个事物相关的最具体明确的完美标准,有一个大概的衡量思路和方向,在此前提条件下,对于同一类事物或同一个事物,所得出的是否完美的结论会相对比较一致一些,但也通常也很难完全一致,但这并不影响衡量一个事物是否完美的正面意义和价值。

完美的程度也是相对的,可能在一个人眼中的不完美,却是在另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都不可达到。比如对于考试,假设客观的完美是100分,一个学生考了99.5分,他觉得自己很不完美,因为他之前都是考100分的;但同样对于另外一个学生,他考了60分,却觉得太完美了,因为他之前一直都是30多分,从没及格过。当然,这个完美的程度也是动态变化的,比如后面这个学生,随着自己成绩的不断提高,他也会不断的增加自己对于完美分数的要求。再比如,一个科学家和一个小学生、中学生对于同一件事情所认为的完美的衡量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中小学生所认为的完美,可能在科学家看来,确实很基础很初级的问题。

很多人说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追求完美,也有很多人说自己的成功是不追求完美,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成功了。所以,是否追求完美并不是成功与否的根本区别和必要条件,你的成功是否需要追求完美,需要追求什么程度的完美,你需要采取具体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完美,应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和所做事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完美的追求和实现方式,不一定完全通过自己,也可以通过团队或其他方式来达到。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追求完美是一个方向,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追求的方式和实现的方式不同而已,所以我们追求完美要理直气壮。同时我们要全面正确的理解完美和完美主义的真实内涵,不要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追求完美,甚至是过度的极端的完美。对于重要程度很高的事情,更应该永无止境的追求完美。也就是说,追求完美的程度要与该事情的重要性成正比,越是重要的就越是要追求完美,做到有的放矢。这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也是一个决策的问题,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不同的团队,结论不同是正常的。这才是对于完美和完美主义全面正确的理解,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合理合适的中庸式的完美主义。总之,这就是我们认为的应有的完美,所以我们要理直气壮的追求应有的完美

知识扩展:对于完美少有的正面看法

余世维:“细节的最高境界是追求完美,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做的就是比对手多走一步。

你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并不是因为自己想变得优秀,而是你已经习惯去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无法忍受不高效利用时间的完美主义者,一个不甘愿接受权威、能理性的享受自己思维激荡的灵魂自由者,一个骨子里看到好的设计或完美体验就感到舒服的偏执狂,到了这一步,你已经无所谓优秀或更优秀,因为你已经沉醉在优秀的世界里,你已经习惯了优秀。

内容扩展:完美主义赞美诗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

所以我渴望万无一失的生活。

每个角落检查仔细,

哪怕是一丝差错也会心急。

美中不足我总会叹息,

近乎完美我也不欢愉。

只有完美到极致,

才最令人着迷。

像遗在岸边的锦鲤游回小溪,

如困在沙漠的游者偶遇暴雨。

如果不追求极致的完美,

那人生,

还有什么意义?

——墨泉

内容扩展:极端的完美主义

我是那种挺让人讨厌的完美主义者,

笔记一定要工工整整,

书皮不能翘不能卷,

衬衣要平要直一个褶子都不能有,

每天六点起床晨读吃饭去上学,

测试无论大小一定保持前五名,

我不在手机上贴水钻,

我喝奶茶不加珍珠—

高纪扬说哇,你累不累?

——火灵狐《谁有岁月如江河》

 

5. 关于完美主义的智慧小故事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IBM,这个蓝色巨人,曾经也开发过Windows这样的电脑操作界面,叫做OS/2,如果IBM能追求简单一点的话,微软的命运尚未可知。当初,IBM的OS/2和微软的Win95展开争夺战时,在两个操作系统中都存在很多不完美,然而,Win95率先推出来了,并迅速占领市场,Win95很快升级到VVin97,不到一年又推出了Win98,接下来又推出WinMe、WinXP,而微软总是刚刚在新版本中修复了几千个i日bug,又同时制造了几千个新bug,以至于后来Windows都自带了自动更新功能,三天两头安装一个补丁。但是市场接受了微软,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还曾经有过视窗界面的OS/2,据说界面比Win95漂亮。

【解析】

这可以算是过度的不恰当的追求完美吧,也可以说是对于完美追求的执行力度不够所致,如果能够快速解决那么多的bug和不完美,就可以算是追求完美的执行力度很够了。或者找到一个解决这个不完美的方法,比如先投放市场,然后逐步解决这些不完美的bug,也可以,Windows就是这么做的。

发表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 为必填字段

提交评论